1. 小說王
  2. 荒古武神小說
  3. 第1322章 你等一下
蕭雲凰初影 作品

第1322章 你等一下

    

-

樊承德聽著聽著,忽然感慨道:“對於失蹤案,簡直就是世界性的難題。失蹤的情形太多了,這裏麵既有綁架殺人案件的發生,也有自主的出走,還有精神狀態的異常等等。冇有直接證據表明失蹤人員被害,公安機關很難下決心投入那麽多的人力物力進去。”

鍾海洲重重的點了點頭,和樊承德對視一眼:“你也覺得有問題?”

樊承德“嗯”了一聲,道:“摩托車丟棄的位置總是令人懷疑,作為一名正常的女性,她是不會這樣做的。當然,什麽狀況都是可以發生的,比如交通事故逃逸,但車輛完好,上麵也冇有血跡啊……”

“對呀!”鍾海洲再歎了一口氣。

宋小慈算是聽明白了,直接點了出來:“鍾大隊,你是說這很可能是一起命案?”

鍾海洲遺憾的道:“感覺不是證據,算不得數。”

宋小慈皺了皺眉頭:“看資料記載,黃秀英失蹤當年隻有二十五歲,和我年齡差不多,這麽大的人無論如何不會憑空消失,總得把她找回來。”

鍾海洲臉上泛起苦瓜皮:“失蹤和命案不可同日而語,兩者在資源的調配上可謂天壤之別。”

見宋小慈有些不理解,樊承德便在旁進一步解釋道:“還是我上麵說的那些問題,很多的時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失蹤,而是跑路。比如男友的私奔,經濟問題的逃債,為了達成某種目的隱匿,等等……”

“好吧,直接來說,咱們的警力資源有限,冇有確定性的證據,是不可能把失蹤案直接轉成命案的。”鍾海洲道。

鍾海洲和樊承德一人一句,就將整個案情展現給了宋小慈。

宋小慈對於他們說的確定性證據還是有點不懂:“確定性證據指的是?”

“就是屍體。”鍾海洲道:“所謂生要見人,死要見屍。冇有屍體,你讓領導們拿出大資源追蹤案件,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。”

在八大類案件中,破案呼聲最高的自然是命案。

在社會上“命案必破”的強大壓力之下,往往促使公安機關不計成本,儘最大努力去偵破案件。

但儘管如此,公安機關的經費還是非常有限的,口號再響,一起命案久偵不破,最後也隻能走向放棄。

為什麽有的地方一般案件破案率極低,而大案要案的破案率高達80%以上,就是因為他們將有限的經費極大地消耗在了八大類案件上,而留給普通案件的經費十分有限。

懂行的應該知道,有時候破獲一起普通案件,在難度上並不亞於八大類案件,隻是它們在資源的分配上相差巨大。

而在冇有見到屍體以前,失蹤案就是一起普通案件。

它所能得到的資源,也就隻能是普通案件的資源。

說得這裏,宋小慈算是徹底明白了,為什麽黃秀英的失蹤案一直拖到了現在。

“黃秀英不是公司的財務總管嗎,有冇有可能捲款跑路?”樊承德對經濟問題很敏感,現在社會上捲款潛逃的女性不在少數。

鍾海洲歎口氣:“財會這一塊非常專業,也非常複雜,我們的偵查員隻是進行了初步的調查。通過調查,雖然發現了一些小問題,但並冇有你說的這麽嚴重。”

“交往複雜,男女眾多,喜歡遊山玩水,金錢方麵也是大手大腳。。”樊承德搖搖頭:“這就很難確定她的行蹤邏輯,說不定哪天她就從某個角落鑽了出來,讓你不要大驚小怪。”

“快四年了,這個時間也太長了吧。”鍾海洲的表情沉重了許多。

“鍾隊,你就說吧,現在需要我做什麽?”

鍾海洲摸了摸頭,斟酌道:“我是這麽想的。以前吧,剛剛接觸這個案子的時候,考慮如果是命案的話,首行應該考慮熟人作案,而這裏麵除了經濟糾葛,就是男女關係作為重點。可是這一塊需要調動很大的資源,不如先放一放。現在吧,我們還有摩托車這個抓手,看看能不能走走捷徑。”

作為老偵察員,知道如何權衡利弊,先期讓案件在低成本的狀態下得以展開工作。

而作為本案最經濟的辦法,就是先從摩托車入手,畢竟無論本案是不是命案,摩托車丟棄在偏僻的小路邊,這個疑點是最大的,也是最有可能找出破綻的地方。

宋小慈點了點頭,對於本案來說,目前能夠真正入手的東西並不是很多,摩托車的異常停放以及它上麵的眾多指紋,有可能成為撥開迷霧的鑰匙。

“我曾經大膽假設,如果黃秀英被害了,而這輛摩托車並冇有得到妥善的處理,這是不是凶手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,隨之而來,摩托車上的指紋更有可能證明這一點。”鍾海洲看向宋小慈,道:“實話實說吧,三年前我們就從指紋方麵進行了探索,可是,這些指紋裏麵有太多的殘缺和畸變,我們的技術員有些力不從心……”

隨著鍾海洲的描述,宋小慈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任務播報的聲音。

“尊敬的宿主,請協助刑偵大隊重點研判黃秀英摩手車上的眾多指紋,並在多個庫中嚐試匹配,以期獲得破案線索。”

宋小慈知道,係統在給出任務的時候,往往具有很強的提示作用。

通過這個任務,他已經嗅出了其中的味道:四十五枚的摩托車指紋中,很有可能存在與黃秀英失蹤案相關聯的線索。

宋小慈的眼角跳了跳,有係統的提示真好。

有了信心,宋小慈安靜地坐到了電腦跟前,將所有七十八枚指紋進行分類,其中摩托車上的四十五枚指紋是重點。

首先將整體完整,紋路清晰的指紋捋了出來,總共四十枚,剩下的三十八枚則是難言樂觀,一句話就可以形容它們——全都是缺胳膊少腿的。

對於前四十枚,宋小慈不用想就知道,這裏麵大概率冇有戲,當年的老痕檢肯定反覆匹配過了,即使自己再來一遍,結果也一樣。

但也不能僅憑猜想就放棄,他想到了胡斌。

“胡隊,能不能麻煩你一下,將這些指紋跑下庫,我們分頭進行,這樣快點。”

胡斌冇有任何脾氣,他很願意。

於是,將四十枚指紋剔了出來,放到自己的電腦中,開始慢慢跑庫匹配。

剩下的三十八枚,看上去冇有胡斌的多,但僅修複一項,就不知道比他那個的工作量大了多少倍。

胡斌隻是瞅了一眼,就撇得遠遠的,生怕沾上了晦氣。

“一枚殘缺費思量,三十八枚無底洞。”這就是胡斌喘著粗氣判定的。

這三十八枚全都是摩托車上的。

不管胡斌如何想,宋小慈拿出鉛筆和一疊a4白紙,給三十八枚指紋編上號,開始一枚枚修複了起來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