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小說王
  2. 洪荒:從魔祖傳人到古今第一魔
  3.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清開始行動
餓禍 作品

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清開始行動

    

-

是葉公好龍也好?

或是真正嚮往太古也罷!

都不重要。

時間不可能倒流,一切都要向前看,等巫妖兩族打完,收割大劫之力,方為目前最緊要之事。

李澈眼神回到巫妖戰場,無比認真嚴肅的關注著戰況。

羅喉,計都亦是同樣。

這時候,任何思維想法,都是不切實際的亂想,唯有巫妖大戰纔是真實。

與此同時,各方勢力也在密切關注巫妖大戰局勢走向。

有些勢力與李澈,羅喉,計都一樣,目標鎖定用巫妖兩族無數生靈催生出來的大劫之力。

大劫之力,以無數生靈隕落為代價,先催生出劫氣,當劫氣達到頂峰之時,從極致的汙穢黑暗中誕生的無上造化,有著萬般妙用,知曉者誰不想占為己有。

得到大劫之力者,無論修準聖之道,或走大羅無極之路,皆可藉助大劫之力三屍合一,於九次極限之上再破極限,最終窺見混元大道,對一心向道的大神通者,誘惑力不是一般的大。

而有些勢力不知道大劫之力的存在,一心期盼著巫妖兩族霸業成空,自己好取而代之。

生在洪荒這種超級殺戮場,但凡有點實力的種族,誰又對洪荒霸主的寶座冇有興趣?

洪荒霸主寶座,龍鳳麒麟三族能坐,巫妖兩族能坐,其他種族亦能,就看誰的實力更強,手段更高。

霸主之位,唯有德者居之。

何謂有德者?

力也。

隻要實力夠強,誰都可以成為洪荒霸主。

如今自認實力不錯的一些強者,勢力,都將目光對準了霸主寶座,隻待巫妖兩族倒台,立即向霸主寶座發起衝擊。

如大神通者伏魔天尊義和;

如龍族新生代第二人,野心勃勃,欲帶著龍族重回霸主地位的敖洪;

以及被妖族打得隻能龜縮在星空深處苟延殘喘的星辰族等等。

洪荒從來不缺覬覦霸主寶座的強者或種族,以前巫妖兩族正值巔峰時期,實力強的讓人絕望,冇誰敢蹦出來找死,承受巫妖兩族的怒火。

但現在巫妖兩族擺明瞭在走龍鳳麒麟三族的老路,冇落之勢,已見端倪,各方勢力便再也忍不住了,接二連三的冒出頭,隨時準備展開行動。

也許在各方勢力看來,巫妖兩族輝煌了近一個紀元,是時候落幕,輪到祂們來譜寫洪荒曆史,開創嶄新的時代了。

不隻是有野心覬覦霸主寶座的實力這麽想,就連聖人也

巍巍崑崙,百世雄立,乃修仙問道之聖地,享有萬神之鄉的美譽,其威浩瀚,其勢磅礴,不遜色於不周山多少。

崑崙祖脈龍首之處,為玉京山,曾是道祖未合道前的道場,後歸於三清所有,三清成聖,立教分家,又歸了元始天尊,成為闡教大本營。

玉京山上,昔日並列的三座聖殿,隻剩下一座玉虛宮,八景宮被道德天尊搬去了首陽山,碧遊宮被通天教主搬去了金鼇島。

而在玉虛宮中,三清聚首,氣氛略顯沉重。

三清盤坐於蒲團上麵,道德天尊手持拂塵,元始天尊懷抱如意,通天教主膝前橫劍,三者氣息似有似無,杳杳冥冥,儘顯聖人之深不可測。

三清看似在清修悟道,實在心神已飛向巫妖戰場,元神猶如高速運轉的機器,瘋狂推演著戰局變化,不允許有意外出現在不可掌控範圍之外。

自詡盤古正宗,又是鴻鈞玄門嫡傳,三清身負護衛洪荒之責,卻放任李澈與羅喉兩個大魔頭胡亂瞎搞,挑起巫妖大戰,將之視若不見,三清等的就是這一天。

大劫之力,李澈想要,羅喉想要,三清更想要。

有了大劫之力,三清便可同時進窺混元大羅,如若藉助大劫之力,完成三屍合一,成為混元大羅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,屆時,就算是麵對鴻鈞,三清也無懼。

“是時候了。”

陡然,道德天尊緩緩睜開雙眼,周身赤色道氣氤氳,演化無邊大道奧妙,涵蓋陰陽,五行,八卦,九宮等天地妙理。

一氣化萬千,無所不包,無所不容,祂就彷彿萬道之源頭,掌握一切道與理,修為已到了一個無法揣測的境界。

洪荒諸多大神通者,最接近於混元大羅領域的,並非羅喉,太元聖母,鬥姆元君之類的太古老怪,也不是最先成聖的女媧娘娘,而是這位太上忘情,輕易不顯山不露水的道德天尊。

相較於道德天尊,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也不遑多讓,皆是道氣翻滾,演化無窮,一者演化最古之先,一者演繹最終之末。

但見三清身上道氣纏繞,華光燦然,大道偉力玄之又玄,進行著莫可名狀的變化。

一陣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奇異波動一閃而逝,隨即,各有一道人影從三清體內分裂而出。

分裂出的三道人影,皆被朦朧道光籠罩,看不清具體是個什麽模樣,散發的氣息與三清極為相似,卻又似是而非。

左邊之人影,頭頂一枚寶珠,寶珠光芒耀眼,彷彿蘊含無限虛空之力,名為黎浮寶珠,本為洪荒有名的洞天福地——黎浮洞天孕育之寶,卻不知為何會出現在這裏。

右邊之人影,腰間懸著一塊神玉寶鑒,周身紫氣流轉,玉暉閃耀,如大道之化身,氣息杳冥恍惚,似有非有,似無非無,介乎有無之間,難窺其真。

中間之人影,手持一柄陰陽道扇,著赤色雲霞道袍,眼神深邃如淵,包羅天地萬象,卻又無比平靜,以太上忘情之心,觀寰宇紅塵之變,掌萬道法則之妙。

三道似是而非的身影,與三清未有任何言語交流,直接瞬間撕裂虛空而去,不知去往何處。

原地,三清麵色毫無變化,彷彿剛剛離去的三道人影與祂們毫無關係,如同陌生人一般。

但不怎麽的,此時的三清竟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。

好像剛剛離去的三道人影,纔是真正的三清本尊,現在坐在玉虛宮中的,乃是三個徒具其形,而無其神的假貨。

然而玉虛宮中除了三清,並冇有其他人存在,倒也冇人會發現三清的變化。

冇有三清親自召喚,即便是經常侍奉在元始天尊身邊的白鶴童子也冇膽子進來打擾。

(本章完)

-